你想恭敬佛、恭敬法、恭敬僧,先要恭敬《楞严经》。凡是有《楞严经》所在的地方,就是正法住世。《楞严经》没有了,就是末法现前。所有的佛教徒,必须拿出力量,流血流汗来拥护这部《楞严经》。令《楞严经》永住于世,发扬光大,流通到每粒微尘中,到全世界每个角落去,流通到尽虚空遍法界中。 ​​​

今天 07:00转发|评论

明日乙巳年(2025)观世音菩萨圣诞:供灯供水放生共修正在进行中…… 保存下方二维码图片,在微信中打开识别页面参与共修。 ​

今天 07:00转发|评论

奔劳的人生也能有别样的风景,试着让你的生活慢下来吧!慢下来,不仅是一种心态,还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生活美学。慢下来的人生,让你更加智慧地思考人生,哪怕是思考与处理生活中的琐事,你都变得更加有耐心地去看待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更智慧、更圆满的解决问题。 ​​​

今天 00:00转发|评论

世间一切法,没有一定的形相,灾祸与福报互相倚靠转变,受损害受利益,只在当事人自己召感。善于得益的人,无论到哪里,都会受益。甘心受损的人,无论到哪里,都会受损。你果真能够常常将遇到急难,将要命终那个时候急切念佛之念,存在心中。那么决定可以在这一身报终的时候,俯谢娑婆世界,高登极乐莲 ​

3月16日 20:00转发|评论

每一件事情都是 成就大事的积累 每一种行为都是 圆满大行的举动 每一个念头都是 开启灵性的导航 所以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圆满菩提在于当下 ​​​

3月16日 17:00转发|评论

人活着不是靠身体,而是靠心。有时候,换个心情,你会快乐些。心是一块田,靠自己去播种,种善因,故得善果;种恶因,故得恶果。如果你有一颗宽容的心,有一颗善良的心,有一颗充满生机的心,你就是播下了快乐的种子,就会收获一颗快乐的心。 ​​​

3月16日 12:00转发|评论

后天乙巳年(2025)观世音菩萨圣诞:供灯供水放生共修正在进行中…… 保存下方二维码图片,在微信中打开识别页面参与共修。 ​

3月16日 09:00转发|评论

假使千百劫,所作业不亡 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人生之所遇无论是顺境还是逆缘 都是正常的因果业报 我们皆要以一颗平常心坦然面对 在违缘中体悟世间无常的道理 寻求解脱烦恼的方法 如此,便可将种种违缘转化为 助益我们修行的 无上“驱动力” ​​​

3月16日 07:00转发|评论

修行人心要坦荡,要安宁,不能患得患失,不能有世间的这些烦恼。不管是好坏,是善恶,你执着什么、追求什么都是过错,都会伤害你。 ​​​

3月16日 00:00转发|评论

学佛最大的目的,就是教我们如何从束缚中解脱出来,而获得自由,就像历代的高僧大德在功名富贵之前,生死欲海之中,毫无畏惧,解脱自在一样。 佛教我们要有慈悲、有智慧。有慈悲,就能人我一如,同体共生;有智慧,自能看清世间的得失,自能明白因缘果报的道理。 甚至佛是大雄、大力、大无畏,佛有力量 ​

3月15日 19:00转发|评论

每个人的苦乐,都有近缘和远因。我们的肉眼只能看到眼前的近缘,看不到隐藏在背后的远因。因果正见对当今来讲,确实十分重要。倘若人人都自觉地按因果行事,人人都深信因果的话,这个世界就会变成人间的净土。 ​​​

3月15日 17:00转发|评论

学佛人是要明了世间无常、人生本苦,但千万不要认为“人间不值得”。“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释迦牟尼佛就是在这个人间悟道成佛,这个有苦有乐、冷暖变幻的人间,正是所有佛弟子最好的道场! ​​​

3月15日 12:00转发|评论

学佛修行,就是改变自己的过程,修正自己其实就是将佛法灵活运用。如果一个个都像佛油子一样,嘴上的道理一套一套的,佛典精句信手拈来,但是内心却依然是烦恼依旧,习气依旧,佛法和相续、修行和生活都脱节了,那恐怕是不行的。 ​​​

3月15日 07:00转发|评论

从广义来讲,学佛修行是一种生活,而且是一种非常平实的生活!每日做定课是修行,抄经礼佛时修行,诵经念佛是修行,和颜悦色跟父母讲话也是修行,看见寒风中拉二胡讨生活的老人心生怜悯递上一杯热饮也是修行,即使没有人监督仍过着自律的生活,同样是修行。 ​​​

3月15日 00:00转发|评论

佛法是要人转迷成悟、转痴成慧、转识成智、转凡成圣的大法,若有人对佛法一无所知,或仅限于道听途说,一知半解,即认定佛教迷信,这无异于盲者摸象,坐井观天。 ​

3月14日 20:00转发|评论

我们信仰佛教是以自我解脱为信念。佛说“自作恶业,自受痛苦”,又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都是指示我们要向善的方向去努力,我们自身的幸福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尤其是要认清目标,向光明的正道去追求美满的人生,所以佛教是指示人类正信因果的宗教,决不是迷信的宗教。 ​​​

3月14日 17:00转发|评论

真正的修行,是“历境验心”,是时刻保持醒觉。外在的形式或功课不重要,重要的是觉知每个起心动念。你若用心,一切嬉笑怒骂都是清净行,若不用心,一切“修行”都是妄行!全然地、全新地投入每一天、每一时、每一个当下的修行之中。 ​​​

3月14日 12:00转发|评论

常听有人说 等我退休了就出家 等我老了再学佛 等我…… 劝诫这些学佛的人儿 别再找借口一拖再拖 趁现在 就赶快加把劲用功 也别再前功尽弃了! ​​​

3月14日 07:00转发|评论

为什么五点钟要起床?​南怀瑾说:能控制早晨的人,方可控制人生。一个人如果连早起都做不到,你还指望他这一天能做些什么呢?古人云: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早上都抓不住,怎么能抓住当天。 ​​​

3月14日 00:00转发|评论

佛教有逆度,顺度。对财运,讲究的是中道。对真修行人,要求的是功德不是福报。也就是说,你如果真修行,佛教护法和菩萨,一定会保障你的衣食住行,不会让你受冻挨饿,为吃饭辛劳奔波。护法和菩萨会帮助你,保障你的衣食住行,保障你的生命安全。这是肯定的。 ​​​

3月13日 20:00转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