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令# 今天是芒种节啦。农历书记载:“斗指巳为芒种,此时可种有芒之谷,过此即失效,故名芒种也”。就是说,芒种节气是最适合播种有芒的谷类作物,如晚谷、黍、稷等。芒种也是种植农作物时机的分界点。这又是一个象征着收获的节气。芒种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此时由于天气 ​

今天 10:23转发|评论

我们的修行,往往是先让我们知道自己哪里还不足够,再让我们觉得自己已经很是圆满,再破掉这层圆满而去求更大的精进。就在这样一层又一层的圆、破、求中反反复复,越是反复,越是有所得。你是不是这样子呢? ​

6月5日 22:55转发|评论

#讨论# 道教讲斋醮,斋醮是清洁身心、自我忏悔,醮是酬神的仪式,当自身清静时就可以感通神明。有人说,神明在我心,我心中有一切就都有了,你们说的哪些清静仪式都是外在的表现。那你们来说说,关于某些规矩、仪式、要求等,我们是需要外在的表现呢?还是需要内在的圆足呢? PS:当然,最好的答案是都 ​

6月5日 20:48转发|评论

#养生# 华佗祖师是中国古代医疗体育的创始人之一。他曾对弟子吴普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俗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户枢不朽也”。华佗祖师继承和发展了前人“圣人不治己病,治未病”的预防理论,为年老体弱者编排了一套模仿猿、鹿、熊、虎、鸟等五种禽兽姿态的健身操——“五 ​

6月5日 18:42转发|评论

#圣诞# 四月十八,今天是华佗神医先师圣诞。 华佗祖师,字元化,一名旉,沛国谯县人,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与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道教尊为“神功妙手华真人”。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并精通内、妇、儿、针灸各科,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后人多用神医 ​

6月5日 16:39转发|评论

#圣诞# 四月十八紫微大帝圣诞 中天北极紫微大帝,道教尊为“万星之主北极紫微大帝”、“中天紫微北极太皇大帝”等,居北极紫微宫星汉天宫。 紫薇大帝,与万雷之主勾陈天皇大帝、万物之主后土皇地帝祇、万灵之主南极长生大帝合称“大罗玉京金阙四御四皇上帝”。 紫微大帝执掌天经地纬,以率日月星辰和 ​

6月5日 14:34转发|评论

#共修# “以一镜照形,以余镜照影。镜镜相照,影影相传,不变冠剑之状,不夺黼黻之色。是形也与影无殊,是影也与形无异。乃知形以非实,影以非虚,无实无虚,可与道俱。”——《化书》 ​​​​

6月5日 12:47转发|评论

#圣诞# 今天是农历四月十八,是为碧霞元君泰山老奶奶的圣诞良辰。碧霞元君,俗称泰山圣母、泰山娘娘、泰山奶奶,宋真宗皇帝敕号“天仙玉女碧霞元君”,道经则称“天仙玉女碧霞护世弘济真人”、“天仙玉女保生真人宏德碧霞元君”。 你登过泰山吗?拜见了碧霞元君吗? 来和小音一起恭诵宝诰吧: 志心皈命 ​

6月5日 10:40转发|评论

《天隐子》日:“存谓存我之神,想谓想我之身。”存想的意思,原指存想自己身上的神灵。我们每个人身中都有神明驻守,自己身心越清洁,与自身的神灵也就越接近。往往不是神不灵,而是我们自己心不诚。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呢? ​

6月4日 22:55转发|评论

#讨论# “师宝”,是我们在学修过程中最早接触到的、甚至是伴随人们整个修行生涯的对象。在很多人的认知中,大体上知道修道要有自己的度师(也就是你磕头皈依的那位师父),如果日后还要有其他方面的精进时也可以拜“先生”(先生,其实是老师的意思,但在道教之中仍然称呼为“师父”)。 除此外,如 ​

6月4日 20:47转发|评论

#经典# 皇经,全称为《高上玉皇本行集经》,是道教斋醮经典诵持中最为神圣和庄重的一部经典。也是诸多经典中传授最为严格谨慎的一部圣典。那你知道在传授皇经的时候,都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吗?小音分条分点给你们介绍一下: 1、在道教全真的宫观庙宇里,只有出家多年,修持严谨,持戒森严的老修行才可以 ​

6月4日 18:51转发|评论

#知识点# 三洞诸经中说戒甚多:有《初真戒》《三皈依戒》《中极三百大戒》《积功归根五戒》《天仙大戒》……这些戒律皆为前贤祖师所授。对道教弟子的言行举止作了严格的规定和详细说明。上述戒律中《积功归根五戒》:“一、不得杀生;二、不得荤酒;三、不得妄言绮语、口是心非;四、不得偷盗;五、不 ​

6月4日 16:49转发|评论

#知识点# 很多人都会练八段锦,那你知道这八式分别是锻炼我们身体的哪一部位吗? 一式,两手托天理三焦;作用:上焦心肺,中焦脾胃,下焦肝肾,掌心向上托,小指和无名指有麻的感觉。 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作用:向前推出的食指向上,拇指斜向上,做法正确会有麻胀的感觉。 三式,调理脾胃须单举;作 ​

6月4日 14:46转发|评论

#圣诞# 金花娘娘,又称金花夫人、金花圣母、普主惠福夫人、送子娘娘,是粤、桂、鄂、浙等地信奉的生育女神。金花娘娘庙,一般主祀金花娘娘,两侧多会有二十奶娘(又称“二十婆祖”、“二十延女”)配祀,分工细致,从投胎、怀胎、定男女、保胎,直到分娩、养育,甚至吃喝、梳洗、行走、去病等无所不包 ​

6月4日 10:18转发|评论

庙里的小道童经常会评判来访者的修行境界,对某些人点赞三连,对某些人摇头顿足。老道爷笑呵呵对他说,你所有的评判,其实都是在展示了自己的境界,而和对方的境界没有任何关系。他高他低,与你何干,你只需要看到自己的高低就够了。 ​

6月3日 22:37转发|评论

#讨论# 道教素来重视经教传承。祖师说:“经之为经,乃前圣之心宗也,经明则道契于内”,又说:“一切神仙真人,皆以无上要言,得成道果”,这都说明了经典的重要。那小音问一下大家,在读经的时候你如果发现经典中的某句话和你的现实认知不一样时,你这时候会怎么做呢? ​

6月3日 20:36转发|评论

#义理# 一提到吃斋,人们第一个想到的往往是食素。“素食斋”是道教尊重自然、珍爱生命、维护生态、长养慈悲的重要法门。而吃斋或持斋,道教还提倡“身口斋”,这是道教广行身教、修积口德、正己化人、普度众生的必修斋法。持“身口斋”的关键是,正行慎言以求言无狂妄、行贵真诚,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

6月3日 18:33转发|评论

#典故# 汉代道教组织曾在四川等地的一些主要通衢大道上设立“义舍”,内置米肉,供行路之人免费取用。义舍中贴有反对浪费的告示:过路之人若多吃多拿,则会有鬼神来惩罚。 此种原始朴素的方式,构成了道教早期的致太平的信仰。你参与过道观的施舍活动吗?如果遇到有人多拿,你会怎么办呢? ​

6月3日 16:27转发|评论

#知识点# 《云笈七签》有“本性淳善”一章,经中说:人生始生之初,“淳善不杂”。《太上老君内观经》亦说:“始生之时,神源清净,湛然无杂”。以此来看,善是在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的。在此基础上,道教讲劝善,不仅仅只是要人们去做好事,而是通过语善、视善、行善,来让我们认识到内心的善真。 那小 ​

6月3日 14:25转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