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光庭祖师致力于调和儒、道二家的思想,把孔孟之道统一于老君之道,主张 “仙道非一,不拘一途”,有利于道教的传播和发展。 你觉得道教和儒释两教之间,最大的区别和相同点分别是什么呢? ​

12分钟前转发|评论

下面壁纸,你能读出来吗?[嘻嘻] ​

今天 10:44转发|评论

“杨花落尽子规啼”,柳絮飞落,杜鹃夜啼,牡丹吐蕊,樱桃红熟,自然景物告示人们:时至暮春了。今日谷雨,民间有“谷雨前后,种瓜种豆”之说。所以,我们的修行是不是也不要错过这样的好时候呢? ​

4月20日 21:13转发|评论

“大点纷林际,虚檐写梦中。 明朝知谷雨,无策禁花风。 石渚收机巧,烟蓑建事功。 越禽牢闭口,吾道寄天公。” 这是宋·朱槔写的一首《谷雨》,你知道他这里说的“天公”,在道教中通常是指哪位神仙吗? ​​​

4月20日 19:58转发|评论

雨生百谷,万象更新。谷雨这天,还有一个隆重的仪式——祭仓颉。谷雨祭祀仓颉起于何时无人考证,祭祀历经数千年,而约定成俗。在陕西白水史官乡每年谷雨都要举办仓颉庙会,并于谷雨这天公祭或民祭仓颉。 据记载,仓颉,原姓侯冈,名颉,俗称仓颉先师,又史皇氏,又曰苍王、仓圣。《说文解字》、《世本 ​

4月20日 16:59转发|评论

三月廿三,是道教神仙妈祖娘娘的圣诞。北宋、南宋、元、明、清几个朝代都对妈祖多次褒封,封号从“夫人”、“天妃”、“天后”到“天上圣母”,并列入国家祀典,从宋朝起至清朝,历代皇帝先后36次册封。道教封号为:辅兜昭孝纯正灵应孚济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天妃。 ​​​

4月20日 13:55转发|评论

今天三月廿三,是刘关张桃园结义日。位于河北省涿州市楼桑庙村,与京广公路、京广铁路相邻,有一座三义宫,即是纪念三位先人的道观。这其中,关云长更被尊称为关圣帝君,徽宗崇宁元年(1102)封为“崇惠真君”,宣和五年(1123)封“义勇武安王”。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加封“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天 ​

4月20日 10:53转发|评论

我们在修行中非常强调“降心” 的概念。降心,是让心脱离纷争躁动,顺应生命节奏,不急躁、不强求,水流般自然行事,反而能成就大事。放下执念,内心方能丰盈。 ​

4月19日 21:49转发|评论

“夜骑玉鳌採明月,蘂殿瑶台寒彻骨。 三十六天不闭门,风吹琪花散飞雪。” 这是白玉蟾祖师写的一首《飞仙吟送张道士》。诗中提到了道教的三十六天说,你知道三十六天可以分为哪几个类别的天吗? ​

4月19日 19:47转发|评论

明英宗朱祁镇即位后,继承成祖朱棣遗志,组织道士编纂《正统道藏》,共 5305 卷,并颁赐天下道观。这是明代道教史上的一项重要文化工程,对道教经典的传承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你有没有读过《道藏》呢? ​

4月19日 17:46转发|评论

转发微博

尚德君 :康元帅,讳尧,即社令阳雷都总管康元帅,通常与社令阴雷总管刘元帅、九州社令击剥使者吕元帅合称社令三帅,圣诞在农历三月廿二日。社令康刘吕三帅,因“上通无极,下彻幽冥”而经常召请,广泛运用于祈晴祷雨、斩星断霓、馘神灭鬼、伐庙坡坛等社令道法之中。#随方设教# #祖师圣诞#

4月19日 14:37转发|评论

我们修行常说“一切方便是修真”。你平时最常提及的方便法门是什么呢? ​

4月19日 14:34转发|评论

我们所执着的烦恼、困扰,不过都是心的妄念。晚安! ​

4月18日 22:29转发|评论

吕祖写过一首《心灯》,其曰: “一点心灯焰焰生,不劳挑拨朗然明。 得来照破人间暗,独放寒光满太清。” 此诗以 “心灯” 为喻,象征着内心的光明和智慧,认为只要内心坚定,无需外力干扰,就能照亮人间的黑暗,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体现了道家对内心修养和精神超越的追求。 你的心灯被点亮了吗? ​

4月18日 18:59转发|评论

《道门十规》是明初道教的规制之一,也是整顿道教的纲领性文献,对道教的义理、教制、教规等根本体制问题提出了整体规范条例,反映了明代道教史实和拓展趋向,对明清以来的道教发展影响深远。 你读过这部经典呢?你知道其作者是哪一位天师吗? ​

4月18日 16:57转发|评论

金正隆四年(1159 年)六月,王重阳在甘河镇(今陕西户县甘河镇)的一家酒店中喝酒,遇见了两个蓬头散发、身披毡衣的人。这两个人的相貌和气质非常奇特,王重阳被他们所吸引,于是跟着他们到了一个僻静的地方,并向二人诚恳地行礼。两个人缓缓地说:“此子可教矣。” 于是传授给他内丹修炼的秘诀。 这 ​

4月18日 13:48转发|评论

老君说,我说的话很容易听懂,也很容易做到。可为什么人们总是听不懂也做不到呢? 你知道原因是什么吗? ​

4月18日 10:48转发|评论

遵守道教的戒律,如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等,通过克制自己的欲望和不良行为,保持内心的清净和安宁,避免因恶行而干扰修行的进程。 你日常守的第一戒是什么? ​

4月17日 22:15转发|评论

“契妙堂中静养神,神凝气聚一壶春。 青山绿水无非道,翠竹黄花有几人。 世外不知千百世,身中还更两三身。 一从契得虚无妙,明月清风是我邻。” 这是白玉蟾祖师写的一首《契妙》。你是否有过在忽然之间契合道妙的体验呢? ​

4月17日 19:11转发|评论

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道教的发展,各派道士撰写的经典日益增多,一些著名道士开始搜集整理道书。例如,南朝刘宋时,道士陆修静广集道书,编写《三洞经书目录》,著录各类道经、符图和医药方技著作,共有一千二百二十八卷。 “三洞”的名称,你能背下来吗? 三洞四辅十二类呢? ​

4月17日 17:08转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