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期待2022年继续携手年轻的小伙伴 @王者荣耀 一起探寻更多传统节日文化~

王者荣耀 :2022年,#荣耀中国节# 将继续携手@中国民俗学会 探寻新的奇妙历程! 今年,我们将围绕两大传统节日---花朝节和重阳节,推出新的节日系列活动,一起趣峡谷过节[打call] 🌼花朝春色满园,正值芳菲酝酿之际,赏红、踏青出游、赏花扑蝶方不负春光 ☀️重阳秋景宜人,适逢天高气爽时节,登高望远、遍插茱 ​

2022-2-27 18:02转发|评论

#每日民俗# 【雨水】二十四节气中第二个节气,指太阳到达黄经330°时,在公历每年2月18日-20日之间,表示雨水的增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古人将雨水分为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 ​

2022-2-19 14:22转发|评论

#每日民俗# 【笔架】传统文房用具。流行于全国大多数地区。旧时为书房或书写作画时不可缺少之用具。形似山字,长短大小不一。有玉制、金制、铜制、陶制、瓷制等。唐代杜甫《杜工部草堂诗笺·题栢大兄弟山居屋壁》之二:“笔架霑窗雨,书籤唤隙曛。” ​

2022-2-17 11:30转发|评论

#每日民俗# 【芯子】珍稀的民间传统文娱杂耍。流传于周村、博山、章丘等地。表现手法独特。将铁杆固定于台式底座上,再将表演者固定于铁杆支架上,看似立于他人头顶、脚尖、手掌之上,远看如灯芯,故得名。芯子表演诙谐、滑稽、惊险、神奇。芯子的顶部表演者一般均为少年儿童。 ​

2022-2-11 14:47转发|评论

#每日民俗# 【石头生日】正月初十,俗谓十不动,讹十为石,因称石头生日。汉族民间传统节日。流行于山东、河南、河北等地。是日,凡磨、碾、碓臼之类,皆忌动移,恐伤岁稼,亦忌打石盖屋。山东费县又称石婆婆睁眼,忌动针。郓城、鄄城等地则有抬石头神之举,以抬石头来预示丰年或凶年。 ​

2022-2-10 09:09转发|评论

#每日民俗#【厂甸庙会】北京市汉族文化、物资交流的传统盛会,每年农历正月初六至十六日举行。厂甸在今北京市和平门外琉璃厂一带。届时,各种地摊摆满街头,陈列珍宝,书画、古董、碑贴、文房四宝等,并有各种风味小吃、儿童玩具、妇女首饰、应节花卉、曲艺杂耍等上市,车流马渲,拥挤非常。 ​

2022-2-6 09:06转发|评论

#每日民俗#【立春】阳和起蛰,品物皆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正月节,立,建始也。五行之气往者过来者续于此。而春木之气始至,故谓之立也。” ​

2022-2-4 11:31转发|评论

#每日民俗#【冬至】二十四节气第二十二个节气,又称亚岁、长至,曾像新年一样受重视,所以有冬至大于(似)年的说法。这是因为冬至在古代历法中的重要地位。其一,冬至是周历的气首;其二,冬至在古代被作为历算的起点;其三,冬至是白天增长的转折点,古人认为阳气开始强盛,因而是个值得庆贺的日子。 ​

2021-12-21 12:04转发|评论

#每日民俗# 【大雪】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12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255°时的节气名。此时黄河中下游降雪日数日渐增多,温度低,地面已有积雪。是中国大部分地区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兴修水利,平整土地,积肥造肥的有利时期。古代将大雪分为三候:“一候鹖鴠(hé dàn)不鸣,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 ​

2021-12-7 12:20转发|评论

#每日民俗# 【家谱】家族民俗发展中的一种记录家族世系及重要成员事迹的谱书。又称家牒、家乘,俗称宗谱、族谱,是家族记录血亲延续系统的工具,多流行于仕宦之家。《宋史·艺文志》中设有《谱牒类》,专门记述臣僚血脉宗亲的系统。至魏晋南北朝,门第受到特别的重视,修谱之风盛行,终演成为谱牒学。 ​

2021-12-2 12:00转发|评论

二十四节气:3'14″,看52位摄影师镜头下大美中国的季节变幻#哔哩哔哩动画# http://t.cn/A6xK4Y5p ​

2021-11-30 18:42转发|评论

#每日民俗#【碧霞元君】亦称“天仙圣母碧霞元君”。民间信仰神祗。传为东嶽大帝之女,原为道神之一,其来历说法不一。其职专司人间祸福,主四时吉庆,大节康宁,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民间奉祀有单祠者称碧霞元君祠,有合祠者称三圣母娘娘庙,与“子孙圣母渡佑元君”、“眼光圣母明目元君”并列。 ​

2021-11-28 13:04转发|评论

#每日民俗#【蚕猫】一种泥塑猫。旧时汉族蚕业生产传统风俗,即把泥塑猫放置于蚕房中,以为可以避鼠害。此风俗以浙江杭嘉湖蚕乡尤为盛行。清代郑元庆《湖录》载:“或范泥为猫,置筐中以辟鼠,曰蚕猫。”泥塑猫作为民间手工艺品。蚕农饲蚕时,因老鼠要吃蚕,故在蚕房中摆供蚕猫,以吓唬老鼠。 ​

2021-11-25 07:51转发|评论

#每日民俗# 【小雪】在每年公历11月22日前后。它表示已经到了开始下雪的季节。节内,东北、内蒙古、华北北部地区气候寒冷,有“小雪封地,大雪封河”的说法,常有寒潮侵袭;黄河流域地区此时正是“夜冻昼消,冬灌正好”的时节;长江流域的冬小麦已开始出苗分蘖,稻田需要冬耕;两广地区冬季常有冬旱发生。 ​

2021-11-22 08:17转发|评论

资讯|腾讯互娱数字生态伙伴大会圆满落幕http://t.cn/A6xfbz3p ​

2021-11-19 09:49转发|评论

#每日民俗#【立冬】辛丑年十月初三,http://t.cn/A6x2LXK9 。万物收藏,规避寒冷。 ​

2021-11-7 09:56转发|评论

#每日民俗# 【高禖】古代管理人间婚姻和生育的女神。《礼记·月令》: “仲春之月……是月也,玄鸟至。至之日,以大牢祠于高禖”。郑玄注:“高辛氏之世,玄鸟遗卵,娀简吞之而生契,后王以为媒官嘉祥而立其祠焉。变媒言禖者,神之也。”姜嫄是周人的禖神。《诗经·鲁颂·閟宫》: “閟宫有侐,实实枚枚。 ​

2021-11-5 07:37转发|评论

#每日民俗# 【桃符】中国民间的避邪物。古时人们迷信, 以为鬼畏桃树。相传东海度朔山有大桃树,其下立神茶、郁垒二神,能食百鬼,镇妖驱邪,故俗于农历元旦,用桃木画二神和虎于其上,悬挂桃人与苇索,以驱鬼辟邪。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帖画鸡户上,悬苇索于其上,插桃符其傍, ​

2021-11-3 10:07转发|评论

#每日民俗# 【蚕神信仰】中国蚕民对于司蚕之神或蚕祖的信奉。蚕神为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的产物,系多神信仰中的一种。蚕神说法很多,有谓黄帝妻嫘祖者,即西陵氏,以其始蚕,故奉为先蚕。有谓伏羲化蚕为丝,因以为祀。《三才图会》又云:“蚕神,天驷也。天文:辰为龙,蚕辰生,又与马同气,谓天驷即蚕 ​

2021-11-2 10:32转发|评论

#每日民俗#【霜降】辛丑年九月十八,http://t.cn/A6MmeWPx 。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

2021-10-23 08:54转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