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成像是一种先进的医学影像技术,具有分辨率高、对比度好、无辐射损伤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诊断。近日,中国科学院科研团队经过持续攻关,成功突破“多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科技推动力 抢占科技制高点# http://t.cn/A6uDx9kX ​

1月16日 22:00转发|评论

【陈立泉 | 2024年#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个人成就奖】 1月16日,2024年度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颁发。物理研究所陈立泉获得个人成就奖。 陈立泉是我国锂电池领域的 奠基者、开拓者和引领者 他自1976年起 就从事并坚守锂电池研究 开创了我国固态离子学研究新领域 在我国最早开展锂电池 基 ​

1月16日 14:00转发|评论

【中国科学院颁发2024年度杰出科技成就奖】http://t.cn/A6uec4pD ​

1月16日 11:51转发|评论

日前,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等制备出基于多能干细胞膜的预防性肿瘤纳米疫苗,可显著激活B细胞和T细胞免疫反应,在多种临床前癌症预防模型中表现显著抗肿瘤免疫保护作用。研究进一步鉴定出膜上与免疫原性相关的肿瘤共享抗原肽,为广谱肿瘤预防性疫苗研发提供思路。http://t.cn/A6urkLSR ​

1月16日 11:30转发|评论

日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等探讨了精子发生的核心遗传基础。研究比较了各个生殖细胞类型的基因表达模式,验证了17个核心基因在男性无精症诊断中的潜在重要作用,并揭示精子中心粒形成和类固醇/脂质代谢过程的表达和功能层面的保守性,为男性不育的遗传学诊断提供数据支持。http://t.cn/A6urkAHX ​

1月16日 07:30转发|评论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等对2024年全球主要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进行盘点,发现2024年是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暴雨洪涝席卷全球的一年。极端天气事件与2023年冬季厄尔尼诺事件导致的大气环流异常有一定联系,人为气候变化也加剧了极端降水、热带气旋和干旱的强度或频率。http://t.cn/A6u1m6W1 ​

1月15日 22:00转发|评论

新的一年,中国空间站迈入全面建成运行后的第三个年头。已在轨实施180余项科学与应用项目,上行实验模块、单元及样品等近2吨科学物资,下行空间科学实验样品近百种,产出一系列原创性科学成果。当前,空间站里正在进行哪些实(试)验?地面的科研人员们近期正在开展哪些研究工作?又取得了哪些最新成果 ​

1月15日 18:00转发|评论

日前,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制出新型光-电镊原型系统,可实现对不同材质、相态和形状物体的非接触、跨尺度、普适、多功能操控。该光-电镊能采用比传统光镊小7个数量级的光强,产生比传统光镊大7个数量级的操控作用力,可避免光强度对生物样本的损伤。http://t.cn/A6u1miH9 ​

1月15日 14:00转发|评论

近日,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等对微/纳塑料(MNP)在植物及地上-地下关键生物类群中的生态效应进行了系统总结,并探讨了MNP沿陆地生态系统食物网扩散的关键路径。陆地生态系统中,MNP使土壤质量下降,并通过食物链积累效应危害生物健康,影响生物生长发育与行为。http://t.cn/A6u1mSa1 ​

1月15日 11:30转发|评论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等开发了糖苷酶辅助的纳米孔糖测序新策略,首次完成十个连续糖组成单元和糖苷键的准确解析,准确率达98%以上。研究提出“反向测序”原理,摆脱了对单糖和复杂糖分子电信号指纹图谱的依赖,基于水解前后电信号的特征性变化进行序列判读和解析。http://t.cn/A6u1mXOs ​

1月15日 07:30转发|评论

【超导直线等离子体装置“赤霄”建成投入运行】 1月14日,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建设运行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的关键子系统“偏滤器等离子体与材料相互作用研究平台”完成测试,该平台的关键设施——超导直线等离子体装置“赤霄”全面建成并开始投 ​

1月14日 22:00转发|评论

2024年6月,我国嫦娥六号任务实现了人类首次从月球背面采样,成功带回了1935.3克的珍贵样品,为开展月背相关研究提供了难得机遇。半年多时间过去了,我国科学家在嫦娥六号月球样品中取得了哪些新发现?#科技推动力 抢占科技制高点# http://t.cn/A6uBdNyk ​

1月14日 18:00转发|评论

近日,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等基于碗状三苯三戊并烯配体构建了具有不同对称性空腔微环境的稀土配位分子笼,利用主客体间π作用精细调控实现了对高阶富勒烯异构体的特异性识别和选择性富集,为配位分子笼材料的结构设计与功能开发提供思路。http://t.cn/A6u1mJQN ​

1月14日 14:00转发|评论

近日,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了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核心区2000年至2023年土壤风蚀及PM10范围,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揭示21世纪以来该地风蚀起尘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机制,为实施有效的风沙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http://t.cn/A6uurwSN ​

1月14日 11:30转发|评论

近期,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基于拉曼、光镊及微流控技术研制出深海微生物原位分选仪,突破了拉曼检测技术和光镊分选技术在1500米级深海的应用,解决专用型多波段显微物镜等关键技术,填补国内外应对深海极端环境原位检测与分选深海微生物设备的空白。http://t.cn/A6uurZjm ​

1月14日 07:30转发|评论

近日,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提供地下系统全过程技术支撑的湖北应城300兆瓦盐穴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示范工程实现全功率并网发电,取得单机功率、储能规模和转换效率三项世界第一。该成果为后续盐穴压气储能电站建设与运行奠定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http://t.cn/A6uurzQM ​

1月13日 22:00转发|评论

日前,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等发现Sema3A(Semaphorin-3A)神经多肽因子在骨关节炎疾病中具有显著的软骨保护作用。在患者膝关节内注射含有Sema3A的富血小板血浆具有缓解临床患者关节疼痛的作用,验证了Sema3A治疗骨关节炎的潜在应用价值。http://t.cn/A6uur7lq ​

1月13日 18:00转发|评论

日前,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突破了传统超高压聚合路线制备聚合氮材料难以稳定到常规条件的技术难题,提出了物理化学结合的“一锅法”聚合技术方案,制备了常压条件可稳定回收的具有立方构型的原子氮键合的聚合物。http://t.cn/A6uurhVx ​

1月13日 14:00转发|评论

近日,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等针对BGP路由验证、SDN流表查找和IPv6路由查找的性能挑战,分别提出新型的授权前缀验证模型、元组划分合并算法BTP与基于启发式二分搜索的高性能IPv6路由查找的方法HBS,均有显著性能提升,推动了路由查找和路由验证技术发展。http://t.cn/A6uurPN0 ​

1月13日 11:30转发|评论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等发布最新一代智能电池管理系统——电池数字大脑PBSRD Digit 2.0,可实现精准的电池健康监测与故障预测,并通过人工智能(AI)驱动的智能分析将预警时效从传统的分钟级别提高至天级,现已成功部署于多个储能系统的云端平台。http://t.cn/A6u8BCGR ​

1月13日 07:30转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