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开东:岳麓书院的大风流 】每个读书人,都有一个岳麓书院梦。这次长沙之行,终于圆梦。此行有四位讲解员,都学富五车,舌灿莲花。这个讲解团,放在岳麓书院的讲解史上也不遑多让。在他们的讲解之下,我时时情感激荡,有不少感想。一、以真理为师。一进岳麓书院,就是著名的赫曦台。有宋代大儒朱熹
【吴笑非:改经校勘一例 】象曰:明出地上,晋,君子以自昭[照]明徳。注:地虽生万物,日出于上,其功乃著,故君子法之,而以明自昭[照]其徳。(集解)【案:王辅嗣曰:“以顺著明自显之道。”《正义》:“明王之注,意以此为自显明德,昭字宜为昭之遥反。周氏等为照,之召反,非注旨也。”虞翻曰:“
【吴笑非:礼体与天理 】物体者,万物自然所然,虽物各有性,而不能无扞格,不能无相伤。礼体者,圣王代天理物,凿通乾度,制礼作乐,然后物得其性命也。 然则言性命者,物体自然之性命是虚,先王礼乐教化所能行其性命者是实。故物体者,各有者也,个体所然,未必能然。礼体者,各得者也,万物有序,然
【柯小刚:闭塞中的通达——《周易感通》之否卦讲稿(节选)】“小人道长,君子道消”是否卦用事之时的基本态势,而“《易》为君子谋,不为小人谋”,所以,否卦之世的基本问题意识就是:在这个小人得势猖狂的时代,君子将何以自处?何以自修而利人、自救而救世?这将是否卦六爻要面对的基本任务。其实
【今日大寒】“腊酒自盈樽,金炉兽炭温。大寒宜近火,无事莫开门。冬与春交替,星周月讵存?明朝换新律,梅柳待阳春。”(唐·元稹《咏廿四气诗·大寒十二月中》)郝建文先生(中山篆名家)书写,谌衡博士设计,儒家网制作。
【杨国荣教授“具体形上学”被遴选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原创学术理论示例之一 】1月6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国家版本馆联合主办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成果2024年度发布系列活动在中国国家版本馆举行,活动梳理盘点2024年中国学术重要原创成果和研究热点,发布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
【第三届“两岸书院与经世致用文化研究”论坛在三明举行】2024年12月20—22日,第三届“两岸书院与经世致用文化研究”论坛在福建三明举行。来自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福建省教育厅、中国书院学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北京大学、福建省委党校、福建省图书馆、厦门大学、福建师范大
【任俊华:《春秋繁露》——“内圣”与“外王”的统一 】董仲舒以“春秋公羊学”为基础,融合阴阳、黄老、法家等诸家思想,将传统的伦理观念与国家战略相结合,致力于“内圣”与“外王”的统一、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统一,其思想主要集中于《春秋繁露》一书中,对两汉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以尊天为核
【高瑞泉:我国传统文化现代转化的起点】萧萐父先生学问淹博,贯通中西,不但主编过影响广泛的《中国哲学史》教材,在易学和船山学等专门学问上造诣尤其深厚,更何况像许多20世纪追随革命的知识分子一样,萧萐父先生的学术研究与追求社会进步的理想是统一的,是我难得窥其一斑的。萧萐夫先生那样希望从
【姜玉峰: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家教观念】五千余年历史演进过程中,我们积累了丰富的家教智慧,其内蕴的修身成人之法、轨物范世之教、齐家治国之道,对个人、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大有裨益。应秉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中的家教智慧,既传承其中的“常道”,又“通古今之变”,使这一宝贵文化
【张丽丽:文明互鉴与文本互译】在带有某种“解释循环”特征的交流互鉴中,不仅需要将大量的中国传统的文化进行输出,同时也需要将现当代海外的研究成果再次译介和引入。只有在这样的“输出-输入”的双向循环中,当代学者才能更好的评判域外研究的可靠性与可行性。这也就是为何在文明互鉴中需要文本互
【王娜:中华礼乐文明视野下的琴道 】中国是古琴文化的发源地,琴从最早与瑟不分家,到成为“乐之统”,地位远远超过其他乐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位列“文人四艺”之首,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琴道文化。古琴及其所承载的礼乐教化意义,“左琴右书”的文人生活状态以及所体现的人文追求,对整个中国古代文
【邓光伟 吴华清:“六尺巷”文化与现代社会治理 】在安徽省桐城市,一条承载着深厚历史与文化的皖南青石古巷——六尺巷,静默地见证着时代的变迁和文化的传承。这条百米巷道的历史可追溯至清代康熙年间,源于大学士张英谦逊礼让、以和为贵的家风家训。这不仅展现了当时士大夫阶层“谦和礼让、和谐共处
【@许石林 :说年节 ——“年味儿”从腊月初五就开始了 】人皆以为“年味儿”从喝腊八粥开始。其实,陕西人的年味儿,从腊月初五就开始了:腊月初五,用五种豆子熬粥,称喝五豆,也叫五豆节。喝五豆粥之意,本是祭祀农神后稷即稷王,感念其“善种谷物稼穑”之功,使民得以生生不息。民俗讲究喝了五豆粥
【张之望 张嵋珥:康有为佚诗智怼过云楼主人】在苏州古城区内,有一条因城市改造消失的古街巷叫铁瓶巷,清代这巷里产生了一座著名藏书楼——过云楼,过云楼内收藏了宋元古籍、书画碑帖等文物千余种,传承了150余年,世有“江南收藏甲天下,过云楼收藏甲江南”之称。最近,笔者在整理过云楼秘藏文献中,
【沈敏迪:现存最古老的《论语》纸写本 】皇侃《论语义疏》是南北朝时期义疏体经解的代表性著述,至北宋邢昺编撰成《论语正义》,《论语义疏》宋代以后在中土失传,而在日本一直有诸多钞本流传,是现存最为完整一部的南北朝义疏体解经著作。至日本宽延三年(1750)根本逊志据古钞本刊刻,并回流中国,
【马一浮书院2024年工作交流会顺利举行 】2024年12月27下午,浙江大学马一浮书院2024年度工作交流会在紫金港校区举行。浙江大学党委书记、马一浮书院理事长任少波教授,马一浮书院院长杨国荣教授,校学术委员会秘书长、亚洲文明研究院院长黄华新教授,社科院副院长程丽女士,马一浮书院理事楼含松教授
【韩伟著《阐释与道艺:中国古代文艺观念的建构》出版暨后记 】本书试图解决三方面问题:首先,中国古代文艺阐释的学理基础。通过对古典资源的挖掘,考察文艺阐释的哲学基础、内在边界、表现特征、构成要件、历史沿革等方面问题。其次,让阐释回到语言和文本。文艺阐释的载体是具体文本和文艺现象,通
【9册超300万字《杨树达日记》出版】由浙江古籍出版社主办的《杨树达日记》新书发布会暨专家研讨会日前在北京举行。杨树达是我国现代著名语言学家、经学家和教育家,在文字学、训诂学、经学等领域成就卓著,被陈寅恪誉为“汉圣”“儒宗”。此次出版的日记涵盖其1907年至1908年、1920年至1956年近40年的
【陕西立法保护黄帝陵 《陕西省黄帝陵保护条例》出台 】陕西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陕西省黄帝陵保护条例》,该条例自2025年4月1日起施行。条例共5章31条。该条例对黄帝陵的保护与管理、传承与利用、法律责任等方面的内容作了明确规定。条例规定,黄帝陵保护区域分为保护范围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