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网
北京 崇文区

加关注

【昭大一统,国祚绵长——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十四周年庆】“大一统”,出自儒家经典《春秋》。《春秋》首书:“元年春正月。”《春秋公羊传》解释曰:“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 “大一统”之“大”是指“尊崇”,而“大一统”即是指尊崇一统。“统者,始也”,所谓 ​

10月1日 10:55转发|评论

【今日国庆】昭大一统,国祚绵长。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四周年。儒家网敬贺。 ​

10月1日 10:49转发|评论

【今日中秋】“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唐·刘禹锡《八月十五日夜观月》)孔许许书篆,谌衡设计,儒家网制作。 ​

9月29日 12:28转发|评论

【2023全球祭孔图集(持续更新中)】泱泱华夏,文明生辉。万世师表,斯文在兹。大约从唐代开始,祭祀孔子的释奠之仪开始远播海外,至今在日本、越南、印尼、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亚洲国家乃至欧美地区,仍然举办释奠祭孔。近年来,中国各地纷纷恢复释奠礼,并在9月28日孔子诞辰同时举行。儒家网特 ​

9月28日 20:52转发|评论

转发微博

儒家网 :【杜吹剑:教师节改期不仅仅是个文化问题】教师节改期已不仅是节日文化问题,而是一个触及各方的思想问题。各方没必要这么高度紧张高度敏感,应该从时宜、长远的角度来考虑,不要让它承载太多的东西,教师节改期在孔子诞辰日,这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建议,时间会证明它的意义。 http://t.cn/zQbuuOI

9月28日 12:02转发|评论

【纪念至圣先师孔子诞辰2574年】恭迎圣诞,普天同庆。四海寰宇,同沐儒风。儒家网敬贺。 ​

9月28日 11:56转发|评论

【陈明:我的中小学老师】发蒙是好像是1970年,我们那一届主要是六二六三年出生,苦日子后生的人比较多,教室教师都不够。教室问题用“二部制”方法,即两个班共一个教室,各读半天。教师问题则是从小学抽调解决。胡老师是磨盘湾小学上来的,感觉她是憋着一口气要把中学生教好以证明自己。热情非常高, ​

9月27日 23:37转发|评论

【陈明:宝古佬与云山院】外面漂泊几十年后回到故乡,才注意到长沙虽还凑合,湘潭、湘乡却是确确实实的衰落了,异军突起存在感爆表的是邵阳。朋友说邵阳本就长期是湖南第一人口大区,谦虚暗示贡献大点很自然。这不只是个数量问题,还有人口素质、历史、文化等多方面原因。一直都有办书院的情结,现在, ​

9月27日 23:13转发|评论

【崇德明理、礼乐瀛洲:上海崇明学宫举办纪念孔子诞辰2574年“祭孔大典”】“崇德明理 礼乐瀛洲”,纪念孔子诞辰2574周年暨“祭孔大典”9月23日上午在崇明学宫举行,来自社会各界的嘉宾、在沪孔子后裔代表及上海各界尊儒爱孔市民,共同纪念缅怀至圣先师——孔子。自2015年起,崇明已连续举办八届祭孔大 ​

9月26日 22:00转发|评论

【蔡志栋:论中国哲学研究中华而不实的作风——暨中国哲学研究的内卷及其克服 】中国哲学研究中华而不实的作风也即内卷,主要表现为研究对象和学术话语“两个陈旧”。克服研究对象的陈旧,就既要发现出土文本,又要吸收文字化程度不高的材料作为哲学的研究对象。克服学术话语的陈旧,就要结合研究对象 ​

9月26日 21:57转发|评论

【杨国荣:经学的历史形态与现代走向 】现代经学以回到更原初的经典文本为指向,以更开放视野诠释其中的精神与价值理想。从经学作为中华文明基本价值载体的视角,从构建中华文明古今连续性等方面切入,可以阐发一种现代经学或经学的现代形态。总体上,现代经学应当展示现代的理论视域,并在相关义理的 ​

9月25日 23:04转发|评论

【陈赟:经学的“返本”与“开新”】六经总是被解释的六经,总是通过解释被重新激活的六经。解释六经就是以新的体道经历和秩序经验参与并丰富六经的文本世界,开出新的“生面”,这本质上是对六经的创造性转化。在人类各大文明交遇的世界历史时代,对六经的创造性转化必须立足于中国实践、世界秩序和人 ​

9月25日 22:54转发|评论

【姚近复:孔子诞辰纪念活动宜称「年」】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在纪念孔子诞辰相关活动中多错称“周年”,已经成为普遍现象。现在倘若突兀更改反而带来混乱,没有必要。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眼下,应通权达变处理这个问题,采用通行的且使用范围较大的虚岁算法,统一称呼 ​

9月25日 22:42转发|评论

【今日秋分】“琴弹南吕调,风色已高清。……乾坤能静肃,寒暑喜均平。”(唐·元稹《咏廿四气诗·秋分八月中》)孔许许书篆,谌衡设计,儒家网制作。 ​

9月23日 15:26转发|评论

【曹润青: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观念已成为中华文明的主流观念,在根本上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的思想基础。天下为公、天下大同虽然最早是就禅让制而产生的观念,但由于天下为公、天下大同在观念中内在地包含着天下的维度,因此它们也内在地包含着中国古人对天下即世界秩序 ​

9月22日 23:45转发|评论

【王琼:年轻干部要敬畏优秀传统文化 】年轻干部要担负起“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使命,当好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护者”和“传承者”,必须长存敬畏之心。敬畏优秀传统文化,是年轻干部坚定文化自信、担当文化使命的需要。敬畏优秀传统文化,是年轻 ​

9月22日 22:20转发|评论

【陈永跃:“学”字中的人文传统 】古“学”字即由天、地、人三者象形而来。此从考古挖掘出的青铜器盂鼎、师嫠簋、静簋上刻的“学”字结构也可得到验证。古代先贤在象法天地而生成人文时,即把信仰化于文字之间来教化涵养育人,其大处是于现世人生中知所敬畏,而小处则于一点一滴的模仿中知所遵守。观 ​

9月22日 22:06转发|评论

【杨泽波:“性恶心善说”献疑——对荀子研究中一种新观点的检讨 】 “性恶心善说”是近年来针对荀子人性理论提出的一种新的诠释。这种诠释于“性恶”和“心善”两端似都有可商榷之处。以物质欲望本身的特点为恶,还是以物质欲望无限度发展的结果为恶,这是“性恶”需要讨论的问题;缺乏仁性的有力支撑 ​

9月22日 21:51转发|评论

【张晨:血缘、秩序与天道——公羊家视野下的家国公私问题】血缘之情对于宗族、国家等共同体具有两种相反的影响:一是血缘之私蕴含着一种分割、瓦解共同体的力量;二是血缘之爱的延伸也会起到凝聚共同体的作用。因此,一方面,在血缘和政治的背反关系中,公羊学者具有强烈的秩序意识,明上下尊卑之序, ​

9月20日 21:53转发|评论

【吴凌杰:何以为宾——试论经学视域下“宾礼”概念的构建 】通过对宾礼的梳理,不难发现经文对宾礼只有“朝、宗、觐、遇、会、同、问、视”八种极为简略的定义,而郑玄、熊安生、孔颖达诸家的注解不一,他们深挖宾礼背后的实施主体、空间方位、亲疏关系、分封体系等问题,又在此起彼伏的批驳过程中延 ​

9月20日 21:30转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