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乡贤文化—解析传统乡贤文化与基层社会治理】10月25日,冀儒讲坛第廿四讲在大者学社·安吉书院继续开讲。本期讲坛邀请河北儒学会教育普及委员讲师赵忠祥教授(哲学博士,河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伦理学会常务理事,河北省伦理学会副会长,河北省哲学学会常务理事、秘书长)讲授传统乡
【舒大刚 杜春雷 编《儒学学科论集》出版 】本书是受国际儒学联合会委托,进行“中国儒学试用教材编撰”与“儒学学科建设”的研究成果汇编,内容包括“恢复儒学学科倡议”,刘学智、朱汉民、王钧林、舒大刚、颜炳罡、彭华、吴龙灿、舒星、秦际明等人关于“儒学学科”建设的相关论述;四川大学邀请海内
【第七届“董子杯”全国书法大展开幕 共收到海内外作品4128件】11月3日,第七届“董子杯”全国书法大展在河北衡水美术馆开幕。本届“董子杯”全国书法大展由河北省书法家协会和政协衡水市委员会主办,衡水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衡水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衡水学院董子学院协办。参展作品延续往届主题,仍
【120余位中外学者汇聚河北衡水研讨董仲舒儒家思想】11月2日,2024衡水·董仲舒儒家思想学术研讨会在河北省衡水市开幕,120多位从事董仲舒及儒学研究的知名专家学者参加。本届研讨会由衡水市政协主办,衡水学院承办,中华孔子学会董仲舒研究专业委员会、中国实学研究会、河北省董仲舒研究会、河北省董仲
【书生本色 ——《朱谦之全集》新书发布会暨朱谦之学术思想研讨会顺利召开】10月27日,由中山大学哲学系、中山大学东西哲学与文明互鉴研究中心、中山大学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教育研究中心主办的“书生本色——《朱谦之全集》新书发布会暨朱谦之学术思想研讨会”,在中山大学锡昌堂103讲学厅召开,来自
【“敬天祈福 国泰民安”2024第六届海峡两岸敬天祈福盛典 】10月13日9时30分,“敬天祈福 国泰民安”2024第六届海峡两岸敬天祈福盛典在泰山天地广场隆重举行。“敬天祈福”这一重大盛会源起于国学大家曾仕强先生的倡议,是由国台办批准的重大文化项目。本次敬天祈福活动有海内外逾两千多位政要、专家学
【学者汇聚彝伦讲堂,探讨儒学的海外传播 】10月20日,由孔子研究院、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联合主办的彝伦讲堂第三讲,在北京举行。活动以“儒学的海外传播与文明互鉴”为题,以会讲形式展开。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牛喜平表示,国外的专家学者对儒学进行总结,在各自的国家和地区为儒学传播做了大量工作
【吴明主讲《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进——兼论科举制度的当代价值》】10月25日,“春秋讲坛”总第129讲在孔子研究院举行,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馆长、中国孔庙保护协会常务副会长吴明主讲《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进——兼论科举制度的当代价值》。吴明系统介绍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进历程,梳理了科举制
【我们为何需要“学在船山” 】船山总会官方公众号名称由“王船山故里”成功更名为旗下读书会品牌“学在船山”;壶生以历史文化学者身份申报的个人公众号“问道船山”同步绿灯通过。为认真传承王船山及其传人船山书院山长王闿运学术精神,打磨老字号公益文化社团,壶生、盛彪、王贤、李康政、刘强等“
【黄子洵 著《兴于<诗>——儒家诗教传统与华夏诗化生存》出版】该书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在前现代语境中,《诗》为何能在言说常道的意义上被视为“经”。该书以“诗教”为切入点来回应此问题,其原因在于,古人基于“常道”来理解“经”,基于“修道”来理解“教”。“经”与“教”在概念层面上互相涵摄,
【湖南推动周敦颐理学文化传承发展 】11月5日至7日,周敦颐遗迹遗址地政协协商协作会议主体活动将在湖南永州市道县举行。此次会议由湖南省政协文教卫体和文史委、永州市政协、湖南科技学院主办,力争取得搭建一个平台、创立一个组织、创建一个联盟、创办一个专刊、出版一套著作、举办一次世界范围征文
【宫志翀《人为天生:康有为三世说研究》出版】本书围绕康有为的思想核心三世说展开,将康氏放到整个经学传统中进行理解,揭示康有为如何在继承经学传统的同时,又极大突破了传统经学,从而自成一套大同理想建构。全书展示了近代中国的文明变局和经学传统的思想资源,在康有为这里产生的碰撞。康有为不
【崔海东:朱子道体补诠——以本体、形体、体用与实体为中心 】朱子在阐述其“道体”思想时,除理气关系外,还着力分辨几则概念。一是本体与形体,前者常涉及“本然之体”和“骨子之体”,后者则强调“道无形体”和“与道为体”。二是本体与发用,首先体即形上之理,用为理之运用;其次体用相生,包括
【惠江南:理学何以经世?——评孔妮妮《真德秀研究》】现有研究已关注到真德秀在推动理学经世化的过程中贡献卓著,却并未对这一过程的发生机制和具体路径进行深入系统的研探。上海师范大学孔妮妮教授的新著《真德秀研究》即聚焦于真德秀的经世思想与经世实践,并借此管窥南宋理学家将朱熹构建的完备的
【陈彦军:儒教之辩与民间信仰活化——以萧太傅信仰为例】民间信仰是中华民族在复杂历史变迁和多样地域环境下,由生存繁衍而产生的多种需求自然衍生的结果,同时与宋代理学兴起并推动中国社会整体儒教化息息相关;在当代中国,伴随着儒学的创造性转化,国家与社会共同推动的非遗范式下的民间信仰规范与
【王达三:中国没有什么“古典学”,更没有什么“中国古典学” 】中国没有什么“古典学”,更没有什么“中国古典学”。中国有的是“国学”,但没有“古典学”之说。用“中国古典学”设立专业,不是叠床架屋的问题,而是横生枝节、岐走旁出的问题,是知识化、对象化、博物馆化中国学问的问题,是跟着西
【杨庆中 景海峰 王中江:论中国古典学(三篇)】今天所谓的中国古典学,是以中华古代文明与典籍为研究对象,以探源、培根为基点,以整体把握、系统呈现为方法,以服务当下、走向世界为目标,深挖经典内涵,辨章其流变脉络,梳理中国传统经典知识体系的结构特征,考察其在历史不同发展阶段对中华文明乃
【李会康:东宫看汉家制度初纳儒术 】汉家东宫的建立不仅使汉王政权异于亡秦,也使其与恣肆杀伐的楚霸王判然有别,这是汉高帝有意注重制度建设的结果。儒生作为有志于礼制守成的学术群体,在沛公制度疏阔之际即追随献策,并在汉室礼制构建过程中呈请儒术。作为汉王用以充实政权的新建制度,东宫远绍晚